大家都說在家上班不能專心,甚至覺得工作量變多了。可能我最近一年逐漸建立起自己一套模式吧,現在的狀態還算習慣。感謝失敗的戀愛,以前要互相關心的時間現在都拿給自己用,更讓我體會到自己時間的珍貴與運用奪~~~麼重要。當然有家庭有孩子的人,跟我的立場完全不同,我現在還不好意思去吵他們(請容我深深向你們鞠躬)
至於時間拉長我某種程度上理解,我自己的話大概是我中間休息時間沒控管好,所以夜晚屬於自己的時光,希望未來兩週可以再更寫意一點,多看一點書、多看一些廢文、多看沒營養的影片。都好。
整體說來,其實我比以往都還要更規律(笑),等到降回二級,回到辦公室時我可能更有肌肉、看起來更年輕、更明豔動人也說不定。
早上起來就是自己先用早餐。
然後休息一下看個新聞,接著跟著訂閱的運動頻道做個10分鐘的運動,然後晨浴。梳洗好之後(而且我堅持穿平常的外出服、甚至會噴好香水),把電腦跟背景音樂都開好,檯燈set好(我的檯燈可以白燈黃燈兩色,所以我工作都開白燈),通常就會一路工作到12點半,自己做午餐。
題外話就是兩餐自己做真的好~~~省,就連我常做異國料理,食材沒在客氣的也比之前外食省。
餐盤洗一洗刷牙漱口掃個地。下午繼續工作到大致六點(我媽大概在五點半就會在廚房忙進忙出)。然後全家人應該是從我上大學後十多年來就再也沒有過的共餐時光。倒完垃圾洗好餐盤大概7點半,我會泡晚茶又開始工作到快9點。接著會把大燈關掉只剩間接光源的黃燈,把YouTuber或Podcast都放出來。我會做想做的事情(也會找朋友聊天),通常就是滑社群(但常常時間抓不好這似乎是我目前唯一要檢討的問題),然後筆記一些靈感,最後開始寫牛雜湯。
最後就會刷牙洗臉再沖一次澡,保養好了之後看書,接著睡覺。
我沒有什麼太偉大的地方,不過我覺得氛圍的變化很重要(燈光、衣服、氣味、坐、躺),要說儀式感也可以,讓身體可以進入那個狀態跟時空,好像生理時鐘一般的節奏感養成了,在家工作會變得很快活。
以上是兩個禮拜的感想。
噢然後我大概是禮拜三會清點冰箱還剩什麼、下禮拜的食譜,禮拜四去採買。